动力电池回收进入关键时期,车企闯入“千亿”市场轨道

日期:2022-11-19 16:38:05 / 人气:241


11月16日,工信部对拟公布的符合废弃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条件的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这批白名单企业有41家,包括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林威治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名单上,叠加前三批名单,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数量将超过80家。
今年以来,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料,动力电池价格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很多汽车厂商开始布局上游锂资源。随着第一批动力电池逐渐进入报废期,越来越多的车企盯上了动力电池回收的“黄金赛道”。
独立汽车分析师李旭之告诉《华夏时报》:“动力电池的退役率不断上升,还有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等因素。看来,动力电池在车辆布局中的回收利用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最佳选择。”
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随着动力电池需求的增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截至11月17日,长江有色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达60.8万元/吨。中国金属流通协会李红告诉记者:“由于海外锂矿开采进度不及预期,11月以后北方青海湖等盐酸锂矿量逐渐下降,导致原料短缺,导致动力电池原料价格上涨。”
据记者了解,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是去年的10倍,上游原料和下游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还在上涨。动力电池企业将部分溢价压力转移给下游车企,新能源车企利润率骤降,车企开始坐不住了。
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产业发展专员文星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有效减排;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动力电池的原料供应和价格问题。车企通过有效的分步利用和回收,让企业的整个循环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车企作为动力电池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与专业能源厂商合作,拓展更高效的动力电池回收方案和使用场景,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日,韩国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将为依靠内燃机制造储能系统并提供电力的偏远岛屿居民提供废旧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阶梯利用是新能源汽车浪潮下的长期轨迹。
事实上,梯队利用的目标市场包括低速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当动力电池的容量低于80%时,其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正常形式的要求。这时,废弃的动力电池可以通过拆解、筛选、重组等方式进行再利用。
回收可以高效提取锂、镍、钴、锰等电池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用汽车公司(GM)最近延长了与美国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Cirba Solutions的协议,在2024年前回收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和特定通用汽车工厂制造和研究中产生的电池废物。
目前,通用汽车已经回收了100万磅的电池废料,随着电动汽车产量的不断扩大,预计该项目将处理更多的材料。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电池回收的汽车厂商,早在2018年,比亚迪就与铁塔公司建立合作,将回收的电池作为基站储能备用。
今年4月,比亚迪在台州成立了新的电池公司。其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
5月,宝马集团宣布携手华友循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和梯级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首次实现国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此外,SAIC、吉利、大众、日产、本田等车企也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布局。
电力回收市场将达到1000亿。
动力电池装机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193.7GWh,累计同比增长110.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载量达到77.2GWh,累计同比增长63.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载量达到116.3GWh,累计同比增长159.8%。
据天风证券测算,2021-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锂电池规模将从33.95GWh增长至380.3GWh,增长超过10倍。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为5年,2017-2021年动力电池总出货量为486.5GWh,这意味着锂电池回收市场的需求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快速释放。
李旭之说:“退役动力电池将大规模释放,本质上是新能源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数的80.56%。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新注册量达371.3万辆,同比增长98.48%。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了大量的动力电池。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每年将有6.72万块动力电池“退役”。我国首批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到了“退役”阶段。
千亿市场来了。天风证券表示,中性预期下,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总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8.4亿元。其中,梯级利用市场达到313.5亿元,回收市场达到444.9亿元;根据预测,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阶梯及回收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048.9亿元。
不可否认,动力电池回收对于车企、电池厂商、第三方回收机构来说,确实是一片蓝海。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也呈现出“多点配送”的局面。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5万余个,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初步建立。
“尽管行业需求巨大,政策和环境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千亿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处于蓝海市场初期,行业格局未定,头部企业不明显。以电池制造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车企为代表的比亚迪,在前期布局上具有先发优势。退役的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回收,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电池的回收水平,弥补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短缺价格高的缺点。”李旭之告诉记者。

作者:华宇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华宇注册登录官网 版权所有